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发布 > 政策文件

关于印发《长春市粮食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17-04-12 00:00来源:
【字体: 打印

长粮字〔2017〕19号

各县(市)区粮食局、城区各涉粮企业:
    根据省粮食局、长春市安委会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粮食工作实际,长春市粮食局制定了《长春市粮食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4月12日

 

长春市粮食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粮食局关于印发<全省粮食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吉粮安[2017]28号)和《长春市安委会关于推动“五个一工程”建设开展安全生产“两化”创建活动的通知》(长安委字[2017]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粮食工作实际,制定全市粮食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以《粮库安全生产守则》为规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我核心,以提高粮食行业安全水平为目的,不断完善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水平,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二、 活动内容
    以“一业一规、一企一标、一岗一责、一人一卡、一日一醒(省)”为载体,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推进“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落实。
    (一)“一业一规”。 长春市粮食局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完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履行行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二)“一企一标”。 全市涉粮企业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对标建立责任制,落实企业全员岗位责任。
    (三)“一岗一责”。全市涉粮依据《粮库安全生产守则》各岗位职责,制定完善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实现全体员工按标上岗、按标作业。
    (四)“一人一卡”。全市涉粮企业将不同岗位(或同一岗位)每名员工的岗位要求、标准、职责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应急救援防控措施等内容整合形成具体行为规范,制作员工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落实每名员工安全操作行为。
    (五)“一日一醒(省)”。全市涉粮企业班组每个工作日要组织员工开展班前警醒、班中提醒、班后反省安全教育活动,强化风险意识,确保作业安全。
    三、工作目标
    2017年,长春市粮食局根据国家、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完善长春市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长春市粮食局在长春市直属东湖粮食储备库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试点,各县(市)区也要选择基础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开展试点创建工作,并逐步推开,2018年底前,所有企业完成“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
    四、具体工作任务
    (一)开展“一业一规”建设活动,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省委省政府“一岗双责”规定要求,完善全市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重点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遵循“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原则,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和岗位责任清单、安全生产承诺书、专项经费投入及相关装备保障、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建设、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监督检查“双随机”抽查机制、企业生产安全监督检查重点内容、监督检查人员检查职责、检查程序、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分级督办制度、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移送办法、重大事故隐患采取的强制措施、举报激励制度等相关内容。
    2.健全完善行业监管政策法规标准。重点落实《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国办发〔2017〕3号)要求,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及粮食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定,健全粮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加强粮食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明确粮食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及准入标准;制定粮食行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规范,组织企业开展对标建设活动,实施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强化行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严格全员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完善激励约束措施,推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清理、修订和整合优化安全生产现行行业标准,突出强制性标准的落实。
    3.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明确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考核要求;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标准化建设、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班组建设、检查事项、教育培训、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防治建设等;建立风险因素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风险因素和事故隐患管控整改措施;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双报告”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伤保险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相关内容。
    4.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及作业场所安全要求。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化学药剂的管理、建设项目与周边重要生产生活设施安全距离、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项目和场所及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管理、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管理等相关内容。
    5.行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奖惩。明确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制度、第一责任人年度安全生产述职制度和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设、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与落实、基层与基础建设情况、安全生产投入、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等方面考核内容。
    (二)开展“一企一标”建设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量身定制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并有效实施,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标准化。
    1.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主要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相关内容。企业制定的标准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发布,以正式文件在企业内部实施,并及时报属地粮食局部门备案。  
    2.构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主要包括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安全风险等级评定,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加强安全风险管控,逐一落实企业、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建立企业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机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实现隐患排查“一企一标准”等相关内容。
    3.制定企业《“一企一标”工作手册》。主要包括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一企一标”引用法律、标准和规范;企业负责人签发施行“一企一标”正式文件材料;县(市)区粮食局备案证明文件材料;企业概况(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信息资料);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程度辩识和相关情况分析材料;企业“一企一标”涉及内容和具体自查标准等内容。
    4.建立企业“一企一标”专项考核制度。以量身定制“一企一标”并严格实施对标检查考核为核心,建立涵盖企业所有作业活动、场所、设备设施和岗位人员的执行标准考核机制,明确企业领导班子、管理部门、基层单位及承包单位和员工专项职责,规范考核形式和周期,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的规范执行。
    (三)开展“一岗一责”建设活动,夯实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按照《吉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吉安委〔2016〕2号)要求,制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落实每一员工岗位责任。
    1.明确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根据各类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作内容,按照“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明确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主任、经理、书记)、分管安全生产副主任、企业工会、保卫(安全)科长、班组长、安全员和从业人员等企业所有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应承担的职责,制定每名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清单。
    2.强化企业全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借鉴“6S” 管理,编制发放简洁、通俗、清晰的企业全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适用范围、岗位安全职责、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作业安全和岗位应急要求等基本内容,要明确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现场管理等全员岗位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要求,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制定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做到“一岗一清单”。
    3.加强企业全员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制订年度各类人员岗位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分类组织实施。切实提高加各岗位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别是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4.实施企业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企业建立以岗位安全绩效考核为重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主线,以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相挂钩,实现岗位安全责任制闭环管理。
   (四)开展“一人一卡”建设活动,强化员工岗位安全风险防范
企业要建立完善企业员工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实现“岗位有卡片、防范在岗前”。
    1.明确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相关内容。一是明确安全岗位相关基础资料。包括人员照片、姓名、所在车间(班组)、工种(职务)、年龄、参加工作时间、从事本岗时间、党团情况等信息;二是明确安全风险点及相关防控措施。管理岗位风险提示卡主要包括根据风险辨识形成的风险数据库确定的本岗位的风险点和针对性制定的相关卡控、预防措施等内容;员工岗位风险提示卡主要包括根据岗位风险辨识形成的风险数据库确定的在本岗位作业中最重要作业环节,最容易出现人身、操作等安全问题的关键点和针对性制定的相关卡控、预防及应急逃生措施等内容。
    2.实施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分类使用与管理。企业对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实施颜色管理,直接从事相关安全生产的一线员工采用黄色卡片管理,从事生产管理岗位的干部员工采用蓝色卡片管理。并建立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分级档案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建立企业在岗员工电子卡、簿、账册。
    3.落实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提示内容考核。企业要将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中各岗位安全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岗位风险点、卡控和防控措施等内容作为员工考试和重点教育学习内容,记录在案并存档管理,与员工绩效工资考核挂钩。
   (五)开展“一日一醒(省)”建设活动,筑牢员工安全生产思想防线
企业要全面组织落实每日安全生产班前警醒、班中提醒和班后反省活动,制定监督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培训,严格防范风险、严守操作规程、严查事故隐患。
    1.建立企业班前警醒制度。重在强化员工岗前安全风险意识,抓好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企业要明确活动组织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和负责人职责,落实岗前安全宣誓、岗前警示教育、岗位操作前手指口述、作业现场操作前风险确认等制度,实施重点内容量化考核和重点员工帮助警醒教育,确保风险警示挺在每一员工上岗之前。
    2.建立企业班中提醒制度。重在强化员工作业过程中互相提醒规范操作行为、监督安全作业。企业要结合每一班组人员实际和作业环境、任务特点,建立和实施现场作业班组内部安全互联互保、班组岗位描述、岗位风险辨识、管理人员对班组风险审核等工作制度,明确制度内容、方式、监管责任、互保责任和责任追究,形成员工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安全氛围。
    3.建立企业班后反省制度。重在建立交接班后班组第一时间员工作业反省制度,对照管理、技术规范和安全风险提示卡片反省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因素,准确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企业要明确班组交接班中设备状况、工作环境和安全隐患等内容的记录登记和备案要求,详细填写作业现场写实和班后收工会议记录,严格交接班管理。
    五、总体安排
   (一)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17年4月底前)。各县(市)区粮食局和城区涉粮企业组织制定开展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同时,落实“网格化”责任监管要求,广泛宣传,全面组织动员部署,营造“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氛围。
   (二)第二阶段(试点建设阶段,2017年底前)。各县(市)区粮食局要先期选择基础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组织开展试点创建工作,边试点边总结边推进,为全市涉粮企业全面完成“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三)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2018年底前)。各县(市)区粮食局组织指导所在地所有涉粮企业开展“五个一工程”对标建设活动,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组织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粮食局和城区涉粮企业要高度重视“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落实责任部门,加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粮食局要加强对“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的督促检查,市粮食局将对各县(市)区“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抽查。
   (三)注重引领示范。各县(市)区粮食局要推动试点企业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强化示范带动,探索总结有效做法,及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